邱家廷應用清疏肝膽、溫補三陰法治療胃脘痛
沈某,女,31歲。2008年10月25日初診。
主訴:胃脘痛半年余。
初診:患者因飲食不慎出現(xiàn)胃脘痛,到某醫(yī)院門診治療,診斷為“淺表性胃炎”,給予西藥胃康靈及阿莫西林治療,效果欠佳,故求助于中醫(yī)?,F(xiàn)癥:飲食生冷油膩即發(fā)胃痛,食欲不振。大便可,小便黃。舌淡,苔白潤,脈弦細。
中醫(yī)辨證:胃脘痛(膽胃不和)。
西醫(yī)診斷:淺表性胃炎。
治法:清疏肝膽,溫補三陰。
處方:清膽和胃湯加減。
柴胡15g,黃芩10g,桂枝15g,白芍30g,炙甘草15g,茯苓30g,鱉甲15g,煅牡蠣20g,白術10g,附子6g,阿膠珠10g,生地黃炭15g,陳皮15g,焦三仙各15g,黨參20g,干姜12g,木香15g,砂仁6g。3劑,水煎服。醫(yī)囑:忌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,調情志。
二診:2008年11月18日。患者服藥后感覺胃中熱,時痛,大便干,小便黃。舌淡,苔白,脈弦滑。上方加入牡丹皮15g,梔子15g,生地20g,黃連10g,大黃3g。3劑,水煎服。患者因經濟拮據,1劑中藥服用5天。
三診:2008年12月12日。胃痛止,食辛辣油膩則大便干,余無不適。舌體胖淡紅,苔薄白,脈弦數。上方加茵陳30g。3劑,水煎服。隨訪無復發(fā)。
體會:慢性淺表性胃炎屬中醫(yī)“胃脘痛”、“痞滿”范疇,病因錯雜,病程遷延,反復發(fā)作,是臨床常見病、多發(fā)病,有的還有癌變可能。多因飲食不慎、外邪犯胃等原因導致胃氣郁滯,胃失和降,不通而病發(fā)。本病辨治應該注意三點:一是患者每食油膩,即發(fā)胃痛,為肝膽郁結、橫逆脾胃所致。二是患者每食生冷胃痛作,脾陽不足,則遇冷物運化無力。三是患者大便干,舌紅,為木郁化熱之象。本病病在脾胃,與肝膽相關,脾胃虛寒,土不制水,導致脾腎陽虛,一則土不培木,二則水不涵木,致使木郁化火,橫克中土,終致脾胃升降納運失常而發(fā)病。正如黃元御《四圣心源》云:“……甲木克戊土,則膈上作疼,……”。治以清疏肝膽,溫補三陰。方選清膽和胃湯加減。清膽和胃湯是由柴胡、黃芩、桂枝、白芍、黨參、干姜、附子、白術、生地碳、阿膠珠、茯苓、鱉甲、煅牡蠣、炙甘草組成,方中柴胡性味苦辛微寒,歸肝膽經,為肝經之主藥,其性升散宣泄,與肝膽同氣相求,能清疏肝膽,宣暢氣機;黨參味甘性溫,健脾益氣,補土培木,同柴胡共為君藥。黃芩苦寒瀉熱,清降膽火,配合柴胡一清一疏,一升一降,疏利肝膽,調暢氣機;干姜味辛熱,歸經太陰,功專溫中散寒,以助黨參溫陽健脾,補中培土,共為臣藥。桂枝辛溫入肝,疏木達郁;因肝主疏泄,喜調達而惡抑郁,病則木郁化火傷陰,故伍白芍、生地、煅牡蠣、阿膠以補肝之體,助肝之用;又配半夏、鱉甲散結行滯,和中降逆,共為佐藥。炙甘草為使,既可補中健脾,又能調和諸藥。本方疏中寓清,清中寓溫,溫中寓補,寒熱并用,調肝膽之郁滯,補脾腎之虛弱。加入木香、砂仁、陳皮、焦三仙、行氣消食,和胃止痛。諸藥合用,清疏肝膽,溫補三陰,膽胃不和之證自愈。